我國山東鋼模板廠技術基本上是沿著國外走過的道路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大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小型組合鋼模板、普通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為主體的初期發展階段。1979年,冶金部建筑研究總院等單位借鑒國外技術,共同主持研究制定的定型組合鋼模板體系取得成功。由于組合鋼模板尺寸采用模數化,全國統一,鋼模板通用性強,橫豎都可以靈活拼裝,重量輕等,適應了當時我國建筑結構(如框架結構等)的施工要求。此外,扣件式鋼管理腳手架具有加工簡便、搬運方便、通用性強等特點,很快發展成為我國使用量最多、應用最普遍的一種腳手架。正是上述兩種產品通用性強、周轉率高等特點,催生了鋼模板租賃業務的快速發展,可以說,大多數鋼模板租賃公司都是從租賃小型組合鋼模板、普通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發展起來的。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建筑結構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各種新型鋼模板和腳手架。從建筑結構的變化看,首先是高層超高層建筑大量興建,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都興建了大批超高層建筑;二是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長江三峽工程、黃河小浪底等水電站工程,秦山、大亞灣核電站等;三是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需要建造大量橋梁、立交橋。這些現代化的大型建筑體系,施工技術復雜,工程質量要求高,需要采用先進的模板、腳手架體系。
之后隨著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的應用,全鋼模板在北京等大城市迅速崛起。根據結構型式的不同,全鋼模板可分為整體式全鋼大模板、組拼式全鋼大模板、模數式全鋼大模板。由于全鋼大模板具有拆裝效率高、拆模后墻面平整度高、不需抹灰等特點,受到施工企業歡迎,目前已由北京向全國各大中心城市發展。同時,碗扣式、圓盤式、輪扣式等新型腳手架開始大量出現。材質上出現低合金鋼管腳手架,以逐步取代普通鋼管腳手架。